10月15日,“互利天下:广东外贸一千年”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正式开展。同一天,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。这场隔空对话,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未来的先声。它将广东外贸的千年脉络与时代新篇紧密相连,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,去重新审视广东的“生意经”。
提及广东外贸,不少人会联想到“银钱堆满十三行”的富庶景象,或是广交会现场人山人海的火热场面,或许还会感慨一句广东人“会做生意”。但此次展览精心遴选的逾200件文物,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内核:广东外贸长盛不衰的“生意经”,其精髓不在于一时一刻的精明算计,而在于贯穿始终的制度创新。
回顾历史,早在秦汉时期,中央已在岭南沿海设置管理机构,但专门针对海外贸易的市舶制度直到唐代才出现。这一制度起初主要在广州施行,到了宋元时期,便逐步推广至东南沿海的各个港口。宋代颁行的《广州市舶条法》,更成为全国性贸易法规。
到了明代,设立广州市舶司,以朝贡体系统辖南海贸易。当十五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,广东海外贸易制度尤其具有典范作用:十六世纪率先转型允许直接贸易,形成广州-澳门体系;十七世纪在粤海关与十三行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及“一口通商”政策推动下,中外科技文化深度交融,彰显出“开放”与“互鉴”的共生。
这份制度创新的勇气,在近现代愈发凸显。新中国成立后,广交会应运而生,为中国外贸打开一扇窗;改革开放以来,广东率先突破传统外贸体制束缚,极大地激发市场活力;进入新时代,广东紧扣制度型开放机遇,以南沙、前海、横琴三大自贸片区为平台,积极探索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新机制,并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推动规则衔接与区域协同。从“先行先试”到“引领示范”,广东不仅长期稳居全国外贸首位,更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了宝贵的“广东经验”。
从市舶司到自贸区,从十三行到跨境电商,广东外贸的千年“火种”始终在制度创新中燃烧,这正是其“生意经”的核心要义。正如展览中那些静默的文物所昭示的:一时的机遇或许能带来短暂“好生意”,但唯有以开放创新制度,用制度保障开放,才能让“生意”越做越长久、越做越开阔。这是广东千年外贸沉淀下来的最宝贵的“生意经”,也是中国迈向更高水平开放的底气所在。
文|李妹妍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,据PCWatch报道,戴尔在日本发布了全新的XPS13Plus笔记本,但没有公布价格和出...更多
2022-04-19 16:27:00据彭博社报道,全球主要芯片制造商产成品库存正加速累积,这一现象引发业界担忧。尽管几家受访企...更多
2022-04-19 16:10:00德龙激光明日开启申购,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为7752.00万股,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2584...更多
2022-04-19 16:01:00StrategyAnalytics的WSS服务最新研究指出,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批发收益...更多
2022-04-19 15:31:003月1日起,由第十届全球云计算大会middot;中国站主办方英富曼集团牵头组织的第九届ld...更多
2022-04-19 15:16:004月19日,日元兑人民币,一度低至0.0499!截至18日上午12时,日本东京外汇市场日元...更多
2022-04-19 14:41:00据中国移动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,本期集中采购产品为2V、12VⅠ类铅酸蓄电池产品,预估采购规...更多
2022-04-19 12:58:00乘风破浪,破局爆发2022年5月17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即将于深圳会展中心惊艳亮相1...更多
2022-04-19 12:53:00